:::

教育大事紀

  至元二十三年
1286
  • 規定每社立學校一所,是為社學。
  至元二十四年
1287
  • 設國子監、國子學。
  • 設江南各道儒學提舉司。
  至元二十六年
1289
  • 置回回國子學。
  至元二十八年
1291
  • 令江南諸學設立小學,置諸路陰陽學。
  至元二十九年
1292
  • 詔江南州縣學田歲入聽其自掌。
成宗元貞元年
1295
  • 詔各省只存儒學提舉司一所。
  • 詔令地方皆設三皇廟學(醫學)。
  • 規定陰陽學之授課及考試科目。
  • 提調蒙古學校,增設蒙古學正。
  大德八年
1304
  • 定國子生額,定蒙古、色目、漢人三歲各貢一人。
  大德十一年
1307
  • 制加孔子號曰「大成」。
武宗至大四年
1311
  • 復立國子學試貢法。
仁宗皇慶二年
1313
  • 詔行科舉,優遇蒙古、色目人。
  延祐元年
1314
  • 設回回國子監。
  • 以蒙古新字擇譯〔資治通鑑〕。
  延祐二年
1315
  • 更定國子學貢試之法。
  • 廷試進士,分左右榜。
  延祐七年
1320
  • 罷回回國子監。
文宗至順元年
1330
  • 加贈顏子兗國復聖公,曾子郕國宗聖公,子思沂國述聖公,孟子鄒國亞聖公。
順帝元統元年
1333
  • 吳澄卒(1249~1333)。

太祖洪武元年
1368
  • 改廟學為「三氏子孫教授司」。
  洪武二年
1369
  • 詔天下府、州、縣立學。
  洪武三年
1370
  • 初開鄉試科取士。
  • 定科舉法,科考文章格式為八股文。
  洪武四年
1371
  • 始行殿試。
  洪武五年
1372
  • 行監生歷事制。
洪武六年
1373
  • 詔暫罷科舉,命有司察舉賢才。
  洪武八年
1375
  • 中都置國學。
  • 命鄉、里立社學。
  洪武十五年
1382
  • 新建太學成,改為國子監。
  • 頒禁例於天下學校,刻勒臥碑置明倫堂。
  • 復設科舉,三年一試,著為定例。
  洪武十七年
1384
  • 遼東都司首建都司儒學。
  • 岷州衛首建衛儒學。
  洪武十八年
1385
  • 定進士授官制。
  • 頒「大誥」於天下。
  • 會試下第舉人送監卒業。
  洪武二十一年
1388
  • 廷試進士,始命進士任巡按。
  • 立題名碑於國子監。
  • 進士入翰林之始,進士為庶吉士。
  洪武二十六年
1393
  • 定學官考課法。
惠帝建文元年
1399
  • 定恩生之制。
  建文四年
1402
  • 置京衛武學。
  建文年間
1399~1402
  • 定歷事監生考核三等法。
成祖永樂元年
1403
  • 設北京國子監。
  永樂二年
1404
  • 定庶吉士為翰林之專官。
  永樂六年
1408
  • 〔永樂大典〕修成。
  永樂十五年
1417
  • 頒五經、四書、〔性理大全〕於天下。
  永樂十八年
1420
  • 遷都北京,國子監遂有南北之分。
仁宗洪熙元年
1425
  • 更定科舉法,南北士兼取。
宣宗宣德八年
1433
  • 選副榜舉人,送監進學。
英宗正統元年
1436
  • 置提學官,專使提督學政。
  • 原講經無定制,遂定「經筵」之制。
  正統三年
1438
  • 以監生肄業實日多寡,為撥歷依據。
  • 禁監生撥歷雜職。
景帝景泰四年
1453
  • 開「例監」之風。
英宗天順二年
1458
  • 專選進士充翰林院,成為定制。
  天順八年
1464
  • 立武舉法。
憲宗成化元年
1465
  • 三氏子孫教授司改為三氏學。
  成化九年
1473
  • 南雍歷事監生可紀選於南吏部,不必北上。
  成化年間
1465~1487
  • 定衛學條例。
孝宗弘治八年
1495
  • 定國子監生分撥歷事期限。
世宗嘉靖七年
1528
  • 王守仁卒(1472~1528)。
  嘉靖十六年
1537
  • 御史游居敬疏斥湛若水私創書院,倡邪說,一毀天下書院。
  嘉靖十七年
1538
  • 吏部尚書許讚以書院別起,官學不修,請禁書院,二毀天下書院。
  嘉靖三十九年
1560
  • 湛若水卒(1466~1560)。
神宗萬曆七年
1579
  • 張居正當政,惡士大夫競講學,自應天府以下凡六十四處盡改為公廨,三毀天下書院。
  萬曆十五年
1587
  • 三氏學增曾氏(參)子孫,改為四氏學。
  萬曆十八年
1590
  • 罷日講,自後經筵遂永罷。
  萬曆二十一年
1593
  • 〔本草綱目〕著者李時珍卒(1518~1593)。
  萬曆三十二年
1604
  • 顧憲成、高攀龍等重建東林書院。
  萬曆三十三年
1605
  • 利瑪竇在中國蓋第一座經堂。
  萬曆三十五年
1607
  • 利瑪竇、徐光啟合譯歐幾里德〔幾何原本〕。
熹宗天啟五年
1625
  • 東林書院諷議時政,招魏忠賢忌,興大獄,捕殺東林黨人,四毀天下書院。

世祖順治元年
1644
  • 成立國子監。
  • 各省設提學道,直隸、江南各設提學御史。
  順治八年
1651
  • 定順天鄉試,分滿、漢兩榜。
  順治九年
1652
  • 頒臥碑文于直省儒學明倫堂。
  順治十年
1653
  • 八旗各設宗學。
  順治十五年
1658
  • 置土司學。
  順治十六年
1659
  • 置衛學。
聖祖康熙十七年
1678
  • 詔舉博學鴻詞,備顧問著作之選。
  康熙二十五年
1686
  • 設景山官學。
  • 宏獎理學,表彰程朱。
  康熙三十年
1691
  • 設立盛京八旗官學。
  康熙三十九年
1700
  • 頒〔聖諭十六條〕於直省學宮。
世宗雍正元年
1723
  • 定各州縣設立義學、社學之例。
共 5 頁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