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教育政策發展歷程
青年發展
成立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簡稱青年署)於102年1月1日成立,承續原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主要業務及教育部部分業務,掌理青年發展相關事宜。青年署前身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係長期統籌處理國家青年政策及全國青年輔導之中央機關,從55年成立至102年已有48年歷史。
於組織改造後,協助青年就業相關業務移交勞動部主政,輔導青年創業移交經濟部主政,併入教育部後,青年署業務主要包括生涯輔導、公共參與、國際及體驗學習等3大部分,持續積極推動各項協助青年發展業務。
規劃〈青年發展政策〉
104年奉行政院指示在「胸懷夢想創世代,在地全球皆舞臺」願景下,由相關部會依據6項關鍵能力(健康力、創學力、公民力、全球力、就業力及幸福力),規劃青年發展相關政策,陸續開展各項政策措施,推動各項計畫。105年5月20日蔡英文總統就任後,行政院即改為依據蔡總統提出之「青年好政」之政見內容,推動及執行青年相關政策。
辦理青年職涯輔導業務
103年起持續編修大專校院職涯輔導教材及手冊,並自104年起補助大專校院推動職涯輔導工作。辦理〈青年職涯輔導推動計畫〉,補助大專校院結合內外部資源,依學校特色及學生需求,推動青年職涯輔導,並於109年起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引導學校考量不同族群學生(如原住民族學生)獨特性,規劃多樣化的職涯輔導及發展計畫,促進青年儘早找到未來發展職志;同時提升學校職涯輔導服務能量,加強青年職涯輔導支持系統。
102年起透過〈RICH職場體驗網〉專屬媒合平臺,整合各項多元職場體驗專案,提供公部門、非營利組織、公營事業、特邀民營機構、新創公司等特色職場體驗機會,協助在學青年以多元方式體驗職場,及早規劃職涯。於106年起與地方政府合作推動〈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關懷扶助計畫(業於109年12月9日核定更名為青少年生涯探索號計畫)〉,服務對象除國中畢業未升學未就業青少年外,於110年擴大納入高中已錄取未註冊學生及高中中離生,同時建置個案輔導及管理系統,協助是類青少年探索生涯,進而升學就業。
102年起辦理智慧鐵人創意競賽及U-start創新創業計畫,並於106年起推動〈創創點火器-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整合〈青年創業家見習計畫〉、〈創創大學堂計畫〉、〈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等計畫,另109年起與原住民族委員會合作推動〈U-start原漾計畫〉,依創意啟發、創新培力、創業實踐等階段,透過見習體驗、培訓課程、網實交流活動、創業輔導及提供創業獎補助等各項措施,培育青年創新創業知能,鼓勵青年行動、實踐創新構想,促進國內外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另辦理〈大專女學生領導力培訓〉培植女性領導者。
110年起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透過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建置北、中、南、東等四區之區域性青聚點,除提供地方創生青年培力活動、諮詢門診,亦設有共同工作空間、會議室、成果展示空間等,以作為跨縣市地方創生青年專屬的交流場域及平臺。
促進青年公共參與
為協助青年公共參與知能之發展,102年起辦理大專校院學生會輔導與推動工作,透過培力課程及活動辦理,持續健全學生自治組織運作,落實學生自治於校園扎根目標。107年首度試辦「大專校院學生會參與式預算推廣與培訓」,108年辦理〈大專校院學生會審議民主培訓與推廣計畫〉,將審議民主的觀念帶往校園,另於111年辦理審議民主知能培訓工作坊,持續結合與社會青年共同培力審議民主知能。考量近年校園與社會環境變遷,為更貼近學生會於校園發展情形與需求,111年修訂〈大專校院學生會運作原則〉,並函知全國大專校院。
另一方面,持續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102年起以審議民主精神規劃辦理「青年政策論壇」,107年將論壇轉型為以青年為主體的「青年好政系列-Let’s Talk」,108年在既有的基礎上持續精進,並於109年配合行政院開放政府國家行動方案政策,融入「開放政府」精神,並列為我國加入開放政府夥伴關係聯盟(OGP)承諾事項之一。110年及111年因應疫情,鼓勵青年團隊以線上審議辦理Talk,保障青年在疫情下公共事務參與的機會。112年為強化青年意見與相關政策對接,辦理「協作共創與成果分享會」,邀請部會與青年對話討論,以公私協力方式將青年意見共創為具體可行政策建言,提升青年政策參與效能感。
在推動青年志工參與方面,於全國設置青年志工中心,增加各地青年參與的可及性與可近性,推動主題式服務方案,鏈結公私部門建立資源網絡,辦理培訓加強青年志工志願服務知能。105年9月23日修正發布〈教育業務志願服務獎勵辦法〉,表揚對推動教育業務有具體優良事蹟之志工、志願服務團隊及運用單位。另為獎助青年自組團隊發展多元化、創新服務方案,111年起增加「深耕型」獎助,鼓勵在地深耕青年志願服務團隊參與,提升在地服務量能。此外,持續每年遴選及表揚推動青年志工服務績優之青年及運用單位,並於112年修訂計畫名稱為〈青年志工行動競賽表揚計畫〉(青志獎),以推動典範學習及建立競賽品牌聲量為目標。
在推動青年社會參與方面,107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轉型為〈Changemaker 2.0 計畫〉,透過不同行動場域之移地訓練、導師與業師之輔導,引導青年認識地方事務、勇於投入在地創新與發展,並藉由相關資源之協助,逐步從Dreamer(青年夢想家)至Actor (行動者)開始行動,最後成為Changemaker(青年翻轉家)。110年起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規劃「發展及整備地方創生青聚點」,建立常態性營運之在地學習點,強化前端在地發展人才的培育。
為推動中央層級青年諮詢組織發展,提供青年於政府政策形成中的參與管道,依〈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設置要點〉105年11月1日成立行政院青年諮詢委員會,由青年委員提供政策建言,制訂以青年發展為主體的政策。另自106年起連續6年辦理「全國青年諮詢組織及青年事務專責單位聯繫交流會」,建立中央與地方青年諮詢委員的溝通網絡與協作平臺。
推動青年國際及體驗學習
為培養青年學生宏觀的國際視野,持續鼓勵青年國際參與及交流,103年起推動〈青年國際人才培訓計畫〉,培育青年國際事務人才,107年轉型為〈Young飛全球行動計畫〉,以分區培訓、審查輔導、國際聯結、在地行動四階段,選送青年團隊赴國際參訪,或延續執行在地行動;109年至111年以「數位行動」為計畫主軸,112年鼓勵團隊數位國際聯結,創新實踐在地行動方案,提升青年國際視野與行動力。另一方面,於105年成立青年海外和平工作團,鼓勵青年從事海外志工服務,培養青年增進自我挑戰及面對國際事務的能力,110年至111年因應疫情,鼓勵青年海外志工服務團隊以數位化及線上方式提供有價值之服務(製作數位課程及教材),自112年起恢復實體團隊出國進行志工服務,並搭配數位線上服務模式延續服務。此外,持續辦理全球青年趨勢論壇,邀請國際青年組織領袖訪臺參與交流,以提升青年對世界脈動之瞭解。
102年起推動〈青年壯遊點計畫〉,與在地非營利組織及大專校院合作以非營利之方式在全國各地設置青年壯遊點,透過辦理文化、部落、生態、農村、漁村、志工、體能等多元活動,讓青年體驗臺灣在地生活及文化;另於111年起辦理〈青年壯遊點壯遊體驗活動企劃見習專案〉,透過發展系統性服務量能,作為青年行遍臺灣、認識鄉土,隨時可深度學習的入門點。此外,推動〈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於108年參與年齡向下延伸至15歲,讓青年自我探索及體驗學習精神向下扎根,110年出版「你敢不敢?為自己勇敢一次—26個青年壯遊臺灣的故事」,擴散參與計畫青年團隊勇敢逐夢與探索自我的故事。